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直播作一番理性的思考、对有关问题加以梳理,大有裨益。纵观历次直播节目,有几对关系特别值得注意,它们事关直播的得失成败。
一、现场直播和现场直播报道的关系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现场直播和现场直播报道不加区别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质的差别就在“报道”两字上。应该说,现场直播是现场直播报道的基础,它是对现场实况的同步记录、同步播出,记录的成分比较多。如8月22日现场直播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它看不见主持人也看不见记者,只是对整个流程的忠实记录,光运动员入场式就进行了个把小时。这种原汁原味、对现场不加包装就同步播出就是现场直播。早些时候,我国的现场直播都用于体育赛事、综艺晚会、时事政治,因为这些题材程序性强,变数不大,容易把握。直播最大限度地给观众留下真实、腾出思考空间,同时也留下了平铺直叙、厚重不足的缺憾。
比起现场直播,现场直播报道多了不少包装策划的成分。从香港回归、三峡截流、建党80周年等直播节目看,都是经过精密策划、精心组织、精美包装的结果。所花精力之多、所架机位之密、所集材料之广是别的报道无法相比的,一场直播报道就是一场多兵种的大战役。有人把它归为深度报道,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这种报道既有记者现场采访又有背景介绍,它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方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报道容量很大,非常有深度。现场直播报道是在现场直播同步传输的基础上组织的战役性报道,它不仅避免了现场信息低谷,还增加了很多的现场信息和背景信息。可以这么说,现场直播是现场直播报道的基础,现场直播报道是现场直播的发展。它不仅仅简单地叙述一个现实事件,更在于抒发一种情感,阐明一种理念,渗透一种价值。最近获第1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钱江潮现场直播报道》就是一个范例,它除了对天下奇观钱江潮作了海陆空全程推进的立体式的同步拍摄外,还通过现场采访、背景报道,在观赏性中注入思想性,那就是钱江两岸浙江儿女的弄潮精神。直播报道做到了源于现场而高于现场。
二、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直播的魅力在于“和你一起感受未知”,因此,一些富有悬念、充满变数的题材特别适宜搞直播。譬如,柯受良飞越黄河,北京申奥,世界杯预选赛。这样的题材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一般说来收视率不会低。再者,一些重大事件由于本身的显著性而倍受瞩目,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总理新闻发布会。诚然,直播状态是最能激发人的激情的时刻,参加过直播的人都不会忘记那种忘我的境界。加大直播,是电视发展的要求,渴望直播,是电视人的呼声。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播的步伐在不断加快,直播风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往下刮,且愈演愈烈。
但是,直播是一种报道形式又是一种播出形式,形式理应为内容服务,不能为直播而直播。最近,不断有人对《东方时空》的《直播中国》(20011年4月8日改名为《直播时刻》)提出质疑,它究竟能走多远?《直播中国》是《东方时空》2000年再次改版时推出的一档常设性直播栏目,主要报道人文地理,乡土风情为主。从大半年的运作的情况看,基本上是成功的,他们探索了一条快速反应的小型化直播之路,为对突发性事件进行直播积累了经验。
但就直播的内容而言,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人文地理相对来说比较静态,探秘的成分很少,单纯的主持人采访、介绍,而没有必要的背景铺垫很难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仓促的即时拍摄画面很难给人以美感;限定的时空除了摆、导外少有参与感。对独特景观、神奇现象、历史遗踪的专题录播,效果也许要比这样的直播好得多。央视同行曾经说过,直播与录播之间的收视率差距至少有10个点,搞直播是提高收视兴趣的一个卖点。显然,并不是所有的直播都卖座,随着直播的常规化、观众收视心理的成熟,大家看中的不是直播形式而是直播内容。根据内容选择直播这是一条定律,也是对观众起码的尊重。7月29日,中央电视台对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进行现场直播报道,考虑到近12个小时的横渡过程内容比较单调,他们选择了间断性直播,中央电视台随时打开直播窗口,有侧重地报道横渡情况,反响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