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美国的《毕业生》,到世纪末的岩井俊二系列,再到近二十年来年来中国两岸三地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蓝色大门》、《十三棵泡桐》、《盛夏光年》、《九降风》等青春电影,无不体现出当前电影界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的关注。成长、疼痛、理想、白日梦、早恋、暴力……这些单与青春有关的象征性符号似乎已经是青春电影所呈现的主要元素。
尽管受制于不同的地域民族特色和导演个人风格,欧美亚地区的青春电影表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特征,但是由于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普遍的人类学意义,这些电影也突破了国界和洲界,体现出了一些叙事共性,尤其是在表现手法上有趋同的倾向。这种趋同不是偶然的,而是与现实中青少年群体在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上的特点相符合的。青春期作为人生境遇中最难以顺利突破的关口,疼痛是其内核。在成长的疼痛这一意义上,青少年群体突破了国界和洲界,拥有共同的身心体验。
而心理蒙太奇作为一种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受到青春片导演的青睐追捧,几乎已成青春电影的看家本领和保留手段,运用心理蒙太奇拍摄青春电影已成定例。心理蒙太奇(psychological montage)“是人物心理的造型表现,也是影视创作中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画面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直接而形象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如梦境、回忆、闪念、想象、幻觉、潜意识等。”
几乎在每一部青春电影中都能找到心理蒙太奇的痕迹。如奥斯卡获奖电影《毕业生》,再如台湾青春电影《蓝色大门》以及最具代表性的2007年大陆青春电影《十三棵泡桐》。《十三棵泡桐》是当下大陆青春电影的典范之作,也是一次纯粹的本土电影实践,四川方言、实地取景,无不透露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十三棵泡桐》令人耳目一新,其细节真实拉近了本土观众的距离,又引起了对心理蒙太奇的运用大胆而直接,甚至不避生硬之嫌,颇具先锋实验的意味。
尽管心理蒙太奇的运用消解了影片的现实意义而滑向了虚无,但又切合青少年爱幻想、爱做梦的年龄特点,具有难以辩驳的合理性。因此,《十三棵泡桐》不仅是大陆青春电影的一座丰碑,也是一次电影蒙太奇手法的成功实验,证明了心理蒙太奇对于表现青春电影的优势。